信物名称:
江西九江八赛枢纽工程新建泵组首批组件工具——推力瓦
信物年代:
2020年
信物印迹:
硬核作风守护长江安澜
本网讯(向珊)在三峡工程博物馆展厅内,陈列着一块表面光滑的扇形金属部件——推力瓦。它是江西九江八里湖-赛城湖控制枢纽工程(简称“八赛枢纽”)新建泵组的首批核心组件。在2020年那个暴雨不断的夏天,它为60万九江人民顶住了千钧洪涛。
九江,襟江带湖,水网密布。2020年7月,长江流域出现持续性降雨,九江市多个河湖水位全面超警。九江城区90%的来水,都通过八里湖、赛城湖汇入长江,八赛枢纽作为江西省最大的泵站枢纽工程、九江市最大的强排出口,其新建泵组的投运速度,直接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安危。
抽排能力为39.6万立方米/小时的八赛枢纽,可将九江城区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这一能力依赖于5台2000千瓦的泵组,而在水泵内部,推力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承载高速运转机组巨大轴向推力的核心部件。
“必须比镜子还平!”时任现场调试总指挥兼运维负责人的赵高利回忆,推力瓦的现场加工和安装质量要求十分苛刻:水平度要求控制在0.01毫米以内,安装环境必须无尘,湿度要低于60%。
▲ “清风印记”展台上的推力瓦 摄影:任贤
“别看它个头不大,责任却重于泰山。这块小小的推力瓦,要承受高达200吨的轴向力。如果表面不够平整光滑,或沾染丝毫尘埃,在高速运转下,瓦温一旦异常波动,整个机组就可能紧急停机,后果不堪设想。”
汛情就是命令。为了抢在洪峰前完成安装调试,九江市三峡水环境公司采取了超常规措施——5台机组同步展开安装,现场最高峰聚集了60名精兵强将,每台机组配备12人;桥机在轨道上穿梭不息,吊装工序无缝衔接;更关键的是调试环节,“我们打破常规,一台机组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其余4台立即同步排查整改。”赵高利说。正是这种“并线作战”方式,硬生生抢回了三分之二的宝贵时间。
48小时的调试,是一场与洪水的赛跑,更是一场意志的考验。
7月2日深夜,调试条件已具备,冲刺开始。“外头是瓢泼大雨,泵房里像蒸笼,但没人后退一步。”据赵高利回忆,工作人员吃住在现场,不休不眠,双眼熬红了,衣服被汗水浸透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只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7月5日,刚刚完成机组调试的八赛枢纽直接投入防汛实战,满负荷抽排来水。在随后的530多个小时里,机组稳定运行,无故障、零差错,推力瓦温峰谷差值精准控制在2℃以内,质量经受住了最严苛的实战检验。最终,八赛枢纽累计抽排水量约2.55亿立方米(相当于约18个杭州西湖),将两湖水位降低了3米左右,为九江城区60万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构筑了坚实的屏障。
编辑:杨思恒 卢西奥
发布日期:2022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