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连续运行达460小时 
 
   
   
   
   
     本网讯(李化林 袁琴 林显报道)在三峡枢纽建成以来首次迎来超过每秒70000立方米的大洪水,三峡电站26台70万千瓦机组经受住了满出力、长时间检验,首次实现1820万千瓦满出力连续运行达到460小时。根据设备监测的关键参数表明,三峡电站满出力运行期间,机组运行总体平稳,泄洪设施正确开启成功率100%,三峡电站机组及泄洪设施的安全性得到建成以来首次大型检验。 
  7月20日8时,三峡枢纽迎来大坝建成以来最大洪峰,三峡电站按照上级调度安排,从容应对,精心组织电力生产。7月21日21时,三峡电站机组达到了满出力运行的水头和水量条件,26台机组开始满出力运行试验;7月28日21时10分,实现了电站1820万千瓦满出力168小时运行试验目标。截止发稿时,三峡电站满出力连续运行已达460小时。 
  专题研究,周密部署,全力确保电力安全生产 
  “7.20”洪峰期间,三峡电厂先后召开了3次专题会议,落实集团公司和长江电力的工作部署,全力做好洪峰期间电力生产工作,确保实现全电站26台机组全部满出力安全运行。 
  除各项技术措施外,强化特殊时期的值班管理,机组满出力运行期间,暂停员工休假及外出培训,厂领导、部门负责人坚守岗位,全厂员工扎实开展设备管理工作,并为应急响应做好准备。同时,厂党委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宣传动员,号召全体党员紧急行动起来,通过开展抗洪抢险、防洪度汛专项巡检、落实防汛反事故措施等“亮牌示范”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洪峰期间的安全生产。 
  精心维护,加密巡检,保证机组安全满发 
  7月21日21时,三峡电站开始机组1820万千瓦满出力运行。为降低机组在满发过程中的运行风险,三峡电厂各部门加强巡检力度,加密巡检,精细巡检,关注重点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 
  增加巡检频度,力求精细巡检。针对各自管辖设备,各专业分部每天巡检三次,对重要水工机电设备进行精细检查,并设计出专门的巡检路线和巡检表格,采集实时数据,通过对比形成结论性意见,及时给出运行建议;针对满出力需求条件,运行各值当班期间对重点部位加强现场监视,如机组顶盖水位、厂房和大坝集水井水位、滑环温度、瓦温、纯水系统、减压阀、泄洪设施、主变事故油池及24米排水廊道检查等;根据汛期及季节性特点,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巡查,重点关注廊道等部位可能出现的返水现象,及时处理突发事件,有效控制风险,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加强监测,强化诊断运行,确保风险可控在控 
  针对机组满出力连续运行和洪水期间水位变化等情况,三峡电厂加强监测,强化在线离线监测和诊断分析的频次和范围,各生产部门、专业分部每天两次综合现场巡检记录和诊断分析系统的数据,对机组设备稳定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重点跟踪,有效地预控了设备风险。 
  对机组满出力运行电气设备可能出现的高温过热问题,利用红外测温、成像工具实测重点设备温度,每2小时实测一次电气保护等差流和CT设备温度等,结合在线监测数据,确保电气设备在大电流下运行温度正常;密切跟踪监测拦污栅压差,对压差偏大的机组拦污栅进行及时处理;根据发电水头变化,运行值班人员密切监视机组运行工况,及时记录各种运行参数,适时调整机组负荷;针对机组运行中振动摆度、压力脉动和噪声等指标的变化,利用在线监测系统跟踪监测,采取调节机组出力与补气等方式,将运行指标控制在了正常范围内。 
  做好事故预想,提升应急响应,应对突发事件迅速高效 
  三峡电厂认真做好事故预想,特别是研究制定了机组在大负荷情况下运行的一系列预案,将运行风险辨识好、控制好,确保机组稳定运行。 
  三峡电站满出力运行期间,通过对设备运行关键参数的监测及趋势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多起设备缺陷,保持了主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积极配合调度部门开展相关试验,采取措施解决了右二电站的功率波动问题,为安全满发创造了条件。突发事件的及时处置,检验了三峡电厂广大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处置能力,为以后运行管理积累了经验。 
  三峡电站满出力运行期间,经受了拦蓄洪峰而带来的高水头、大容量、长时间运行考验,有力的确保了电力系统在迎峰度夏和世博保电的关键时期安全稳定运行。 
  
发布日期:2010年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