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丨产融结合 以融强产 在聚焦主责主业中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03日

  2022年是三峡资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全面升级的国资监管、资本约束,面对持续下行的资本市场,面对加速变革的行业震荡,三峡资本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眼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变局中谋新局,不断探索产融结合、以融强产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一年来,公司坚持聚焦合规经营管理,以审计整改为契机,解决沉疴顽疾,轻装上阵谋发展;聚焦服务主责主业,稳步构建“风光氢储环保”重点领域朋友圈,着力补齐补强集团主业产业链;聚焦优化资产体系,加速清退与主业协同不显著、战略意义不突出的资产,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战略定位导向,两次召开战略务虚会,赋予三个平台新内涵,研究提出金子塔式资产配置模型,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更加清晰。一年来,在集团党组的有力领导下,公司实现平稳发展,朝着成为绿色产业领域最具创新能力的央企一流资本投资公司愿景目标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本部直投

  持续加大集团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的投资力度,聚焦“风光氢储环保”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推进重大建设项目和前沿技术研发应用,着力推动外部优势产业资源“为我所用”、科技创新成果“为我所有”,稳步补齐补强集团主业产业链。

  1.中材锂膜

  中材锂膜主要从事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的研发、生产、销售,2019年至2021年连续三年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2022年12月,中材锂膜完成65亿元的股权融资,引入三峡资本、中石化资本、中金资本等产业资本和知名投资机构。此次投资,是三峡资本在锂电产业链布局的又一高成长性投资标的,有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在玻璃纤维、风机叶片、高性能碳纤维、发电玻璃等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合作,共同孵化与培育新业务。

图1

  2.中科海钠

  中科海钠是国内第一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和生产的公司,2022年3月,三峡资本与中科海钠、阜阳市政府合资成立阜阳海钠。2022年7月28日,合作开发的全球第一条1GWH钠离子电池生产线建设落成,11月29日,产品正式下线。该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三峡集团在新型储能领域的引领能力,对于集团公司开辟储能产业新赛道、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等具有里程碑意义。

图2

  3.当升科技

  当升科技是国内三元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在高镍、固态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均技术领先。2022年,三峡资本通过二级市场参与投资当升科技4亿元,并获得良好收益。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储能电池应用的主要类型,与集团布局的储能产业密切相关,未来有望在新能源的“源-网-荷-储”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布局当升科技将有效助力三峡集团向储能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在清洁能源产业的综合实力。

图3

  4.百佳年代

  百佳年代主营光伏胶膜产品,光伏胶膜产能位居全球前四,2021年12月完成4.4亿元人民币的Pre-IPO轮融资,三峡资本领投1亿元。公司2022年钙钛矿胶膜已实现批量交付,越南基地年产12GW光伏胶膜项目顺利奠基,目前正积极开展IPO申报工作。百佳年代生产的光伏EVA及POE胶膜是光伏组件关键原材料之一,也是新能源及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之一,与三峡集团在清洁能源主产业链上下游具有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

图4

  5.中科环保

  中科环保系中科院环保企业,专注于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废弃物处理处置综合服务,2020年,三峡资本参与其Pre-IPO轮融资。2022年7月8日,中科环保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交易。中科环保参与了多个国家环保类重点课题研发,为国家环保重点技术升级做出了积极贡献,旗下多个产业项目分布于长江流域,与三峡集团“长江大保护”发展战略存在显著协同效应。

图5

  6.长峡巨人

  长峡巨人由三峡资本、巨人能源共同发起设立,是三峡资本与民营企业共同获取资源、合作开发项目的一次成功尝试。长峡巨人申报的张家口100万千瓦风电项目纳入国家第一批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并于2022年6月完成核准和项目开工。三峡资本、三峡能源、三峡租赁与长峡巨人在开发并购、融资租赁等方面协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开发建设。

15111945789427498027

  7.长峡快道

  长峡快道由三峡资本与三峡电能、道达尔能源(中国)共同发起设立,依托三峡集团的清洁电力优势以及道达尔能源在能源、交通领域的运营经验,服务于集团公司在鄂科技创新整体战略布局,在湖北省内快速布局充电资产、完善充电运营,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充电服务企业,截至2022年底,已投运充电枪1400把。未来,长峡快道将充分发挥充电桩运营优势,有效助力三峡集团消纳清洁电力以及拓展综合能源业务。

17751342475980415942

  二、产业基金

  持续推动发展产业基金与服务科技创新相结合,投早、投小、投科技,发挥产业基金天然的以资产组合降低单项目投资风险的作用。注重加强企地合作,深挖地方优质企业投资合作机会,有力服务资源获取和产业落地。

  1.一道新能源

  一道新能源是国内领先的光伏电池科技创新型企业,三峡资本下属基金公司江峡鑫泰于2019年8月和2020年12月先后增资0.6亿元和1亿元。2022年1-6月国内光伏业务,一道新能源中标规模4.13GW,行业排名第四,已成为国内光伏行业新一线品牌。一道新能源积极为三峡集团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三峡资本将不断强化投后管理,努力将其培育壮大成与三峡集团科研互通、产业协同的企业。

图8

  2.纤纳光电

  纤纳光电系新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全球领军企业,2019-2021年,三峡资本下属基金投资纤纳光电1.18亿元。投资后,推动三峡集团与其联合申报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高效钙钛矿光伏组件关键技术装备”项目,推动科研院与其联合申报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关键及材料宏量制备技术”,并合作开展叠层电池的国内首次百千瓦级示范应用,与三峡集团产生较好的科研联动效应。

图9

  3.卫蓝新能源

  卫蓝新能源系固态锂电池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下一代固态锂电池研发与生产,拥有固态锂电池核心专利与技术。2018年6月,三峡资本下属基金投资卫蓝新能源5000万元。2022年,在三峡资本推动下,卫蓝新能源参与三峡集团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中标新型储能技术验证平台——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设备设计,合同金额超过1300万元,是目前为止国内规模最大的固态电池储能示范运营项目。

图10

  4.天津大陆

  天津大陆是国内研发生产碱性水电解制氢设备的头部企业,位居千方大型电解槽生产第一梯队。2022年下半年,三峡资本通过基金投资完成绿电制氢产业链上游投资布局。天津大陆对三峡集团氢能项目设备供应、技术服务的支撑保障,对科研院先进电解水制氢设备及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的良好协同,有力服务三峡集团氢能业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三峡集团进一步提升在绿氢产业领域的引领能力。

图11

  5.思伟特新能源

  思伟特新能源是国内专注于研发生产金属支撑型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及电解池SOEC电解水制氢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成功开发国内首台3KW SOEC制氢系统,并完成性能测试和项目验收。2022年8月,三峡资本下属基金公司江峡鑫泰,会同红杉中国种子基金等对其完成天使轮投资。投资思伟特实现了三峡资本对SOEC制氢技术路线的落子布局,有力服务三峡集团绿氢战略发展,有助于提升三峡集团氢能领域的技术研发创新。

图12

  三、融资租赁

  全力以赴服务三峡集团项目建设,2022年新增集团内项目签约额约215亿元。快速响应集团公司资产负债率管控要求,有序退出集团外项目,全年预计回收集团外项目本金约157.03亿元,年末资产负债率较年初下降约22个百分点。加强成本管理,成功发行绿色超短期融资券10亿元,票面利率1.54%,为同行业同期限最优水平,全年综合融资成本较年初下降58BP。

  1.昌邑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

  此项目是三峡集团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首个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项目。2022年12月16日,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每年可提供约9.4亿千瓦时的清洁电能,减排二氧化碳约79万吨,构建了“绿色经济+蓝色粮仓”的新旧动能发展新模式。三峡租赁发挥平台优势,通过“直租+无追保理”模式为项目融资11亿元,投放后全项目周期可节约融资成本约4,500万元,充分发挥了租赁平台“以融强产、降本增效”的作用。

图13

  2.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120万千瓦风光储基地项目

  此项目是长三角地区首个新能源大型风光基地项目,12月5日首批机组顺利并网,实现了风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深度融合。项目全部建成并网后,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9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万吨,助力阜阳地区能源结构转型,打造清洁低碳的能源生产消费体系。三峡租赁快速响应项目资金需求,通过“直租+无追保理”模式,现已签署融资租赁合同金额19.71亿元,投放4.20亿元,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图14

  3.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绿色电站示范项目

  此项目装机规模共2GW,2021年底一期全容量并网发电,二、三期预计2023年底全容量并网,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将达到近64亿千瓦时,将成为全球电化学储能装置配置最大的单体新能源场站,国内首个单体储能配置规模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三峡租赁就该项目签署融资租赁合同81.34亿元,累计投放29.36亿元,在外部股东49%资本金未到位,银行无法提供融资时,三峡租赁以同等低成本价格向项目投放设备资金,有力保障了项目建设进度。

图15

  4.瓜州70万千瓦“光热储能+”项目

  此项目是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复的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基地建设项目之一,预计2024年底全部建成投产,投产后每年可提供约203395.73万kW·h清洁电能,年减排二氧化碳186.91万t。三峡租赁迅速响应资金需求,签署合同金额36.59亿元,切实把握了“以融促产,创造价值”的发展定位,充分借助产业金融优势创造产融协同动能,助力三峡集团清洁能源事业快速发展,促进光热储能一体化新能源生态圈形成。

  图16

  2023年,三峡资本将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理念,始终把服务集团战略作为发展之基、立身之本,坚持聚焦主业、服务实业,全面增强金融服务专业能力,不断探索产融结合、以融强产的新模式新路径,努力以乘数效应不断放大我们的能力,有力助推集团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插上资本的翅膀。

  (撰稿:罗轩、王天纵、李庚浩、张英达、孙东哲,审核:杜佳明)